■深圳特区报记者吴德群
“除了科技创新,深圳还拥有硅谷所没有的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。”在比较深圳与硅谷时,离开硅谷选择来到深圳创业的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特别有发言权。他说,如果留在硅谷,他只能做基础研发,但很难实现既做研发、又能产业化的梦想。
显然,深圳让刘自鸿梦想成真。这就是深圳的吸引力,它正成为“海归”以及中国本土高科技领军人才的首选城市。深圳已累计引进“孔雀计划”团队和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80个,“孔雀计划”团队均分布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。
目前,深圳这座中国不错的具硅谷气质的城市,创新驱动、转型升级呈现新风向,研发型科技企业已经承上启下,迎风起舞,雁阵飞行,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发展风向。今年首季度,深圳实现gdp3887.90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增速分别比2014年、2015年同期加快1.1个、0.6个百分点,也高于全国和全省增速1.7和1.1个百分点,实现“十三五”首年首季“开门红”。其中,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功不可没,实现增加值1555.16亿元,增长12.1%,占gdp比重达到40.0%。
深企研发巨头代工
“过去中国企业大都给别人代工,现在光峰光电是自己研发,巨头lg代工。”在深圳光峰光电采访,记者看到的是自主研发带来的产业蝶变。光峰光电全球率先发明革命性的alpd激光荧屏光显示技术,研发出全球首款100英寸激光电视,开创大屏电视新时代,目前已拥有700多项专利技术。去年,光峰光电营收近两亿元,今年有望实现3倍的高增长。
“我们是一家靠技术研发驱动的公司,毛利率在40%左右。”光峰光电董事长李屹说,他们的技术从不转让也不授权,就是靠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打天下。同样从硅谷来到深圳的李屹说,如果留在硅谷只能做技术创业。他特别提到,之所以选择深圳,主要是当初多次拜访华为时发现,深圳居然有这么牛的企业,便决定在深圳扎根创业。他的理由是,因为深圳可以沉下心做点事,特别适合研发型科技公司发展。“目前,光峰光电所有技术、产品都是自主研发,很多没有宣传出去的东西还‘沉在水底’。”
同样在南山,另一家企业做着同样的事情。作为一家正在转型为生态型的企业,超多维公司一直靠研发驱动,坚持研究3d影像显示技术、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,其裸眼3d项目更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。截至目前,超多维专利申请数量增至650件,全面覆盖包括芯片、软件及硬件层面等3d显示产业各个环节,80%以上为发明专利,牢牢掌握着裸眼3d显示技术的话语权,众多产业巨头纷纷前来寻求技术合作,一些大牌企业甘愿为其代工。
研发驱动,令深圳站在一个新的高点,一批研发型高科技企业风生水起,源源不断地为深圳经济提供强大活力。截至目前,深圳拥有3万多家科技型企业,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有5524家,华为、中兴、大疆创新、光峰光电、柔宇科技等一批研发驱动型企业,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,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。今年一季度,深圳r&d投入增长12.1%,pct专利申请量增长63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.8%。
创新盛产“深圳独角兽”
几年前,没有人知道大疆创新的存在。因为此前,它一直靠几个无人机“发烧友”的“兴趣”在支撑。也正是靠着这种兴趣,大疆科技烧了很多钱去研发,在全球消费机无人机领域实现了开拓性的创新,从而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。因此,大疆无人机从真正走上市场的第一天开始,就给整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巨变,被誉为消费机领域里的“iphone”。
大疆无愧这样的赞誉。从2006年创立至今,大疆创新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%,80%出口美国,公司规模超过3000人,在美国、德国、荷兰、日本及香港设有办公室。作为一家本土高科技企业,大疆的一鸣惊人,绝不偶然,这得益于深圳创新基因、创新环境、创新人才,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。“如果不是在深圳,大疆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出名,消费机无人机也可能不会像这样受追捧。”就连大疆创新公司创始人汪滔自己都这样认为。
这为优必选创始人周剑所认可。他说,如果不是在深圳,今年的春节晚会也许根本没有智能机器人的列阵表演。因为,优必选专注人形机器人研发,先后投入大量资金,周剑更是倾家荡产。正当资金链面临断裂之际,一次路演让他赢得了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,不错的终成为全球第一个人形机器人“独角兽”企业。“深圳就是这么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,只要你有技术、有梦想,不错的终都会实现。”周剑表示。
大疆、优必选等“深圳独角兽”企业,背依的是一座创新城市,这正是大批本土企业不断走红的“城市密码”。目前,深圳不断把对创新的认识转变为创新的实践,全面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,一个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然成型,深圳本土企业更是走出了一条“贸、工、技、创”的创新之路、引领之路,从而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创新驱动发展。